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乡村元宵节的夜晚,通过一位老翁的视角展现了节日的欢乐与孤独的交织。
前两句"村南村北此宵同,好景难消一老翁"说整个村子都在欢度元宵,但这样美好的夜晚却无法让一位老人开心起来。"难消"二字很妙,既指老人无法融入欢乐,也暗示他心中的愁绪难以排解。
后两句"在处恐妨年少乐,踏歌归去月明中"是点睛之笔:老人不是不喜欢热闹,而是怕自己的存在会打扰年轻人的欢乐,于是选择默默离开,独自踏着月光回家。这个细节特别打动人,展现了老人体贴后辈的善良,也透露出老年人面对热闹时的落寞。
全诗最动人的是这种"成全他人"的温柔。作者没有直接写老人有多孤独,而是通过他主动退出的选择,让读者感受到老年人既想参与又怕扫兴的矛盾心理。月光下的背影,让这个元宵夜显得格外意味深长——节日的欢乐属于年轻人,而老人只能与明月为伴。这种含蓄的表达,比直接说"我很孤独"更有力量。
陈宪章
陈录,字宪章,以字行,号如隐居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传世作品有《万玉图》、《烟笼玉树图》、《梅花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