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燕雀贺厦屋,虫蚁慕腥羶。
野花引飞蝶,古木来新蝉。
秋天百虫吟,春天百鸟喧。
翟公真闇事,喜愠见色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和自然现象,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万物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而人类却常常被情绪左右,做出不明智的行为。

前四句通过四个生动的画面展现自然界的生存法则: 1. 燕雀喜欢在人类屋檐下筑巢(因为安全) 2. 虫蚁总被腥味吸引(这是它们的食物) 3. 野花用香气吸引蝴蝶(为了传粉) 4. 老树每年都会迎来新蝉(生命循环)

中间两句用季节对比: 秋天虫鸣是求偶,春天鸟叫是欢庆,这些都是生物本能的自然表现。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 诗人批评"翟公"(可以理解为某些有权势的人)把个人喜怒挂在脸上,像小孩子一样情绪化。暗指成年人应该比动物更懂得控制情绪,而不是被本能驱使。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蚂蚁蝴蝶这些日常事物作比喻,非常接地气 2. 通过自然现象反衬人类行为的可笑 3.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 4. 提醒我们:人之所以为人,就是要超越本能,理性处事

就像现在说的"成年人要学会情绪管理",诗人用一千年前的语言,说出了同样的智慧。

李涛

生卒年不详。长沙(今属湖南)人。温庭筠为太学博士主秋试时,涛与卫丹、张合等应试,所作诗赋皆得称赏,榜于都堂。生平事迹见《唐摭言》卷一〇、《唐诗纪事》卷六七。涛颇有诗名。其诗如“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等句皆脍炙人口。《全唐诗》存断句3联,《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