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元日读陈龙川集有感时事

大地春风十万家,偏安原不损繁华。
输降表已传关外,册帝文应出海涯。
北阙三书终失策,暮年一第亦微瑕。
千秋论定陈同甫,气壮词雄节较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借古讽今,通过评价南宋思想家陈亮(字同甫)来暗讽当时的时局。全诗用对比手法,展现了表面繁华下的国家危机。

前两句描绘了南宋偏安江南的虚假繁荣——春风吹拂万家,看似太平盛世,但"偏安"二字点破这不过是苟且偷安。三四句揭露残酷现实:北方金人已收到投降书,连皇帝册封都要看外族脸色,活画出丧权辱国的丑态。

五六句直指陈亮的政治失误:他三次上书力主抗金却未被采纳,晚年考中进士反而成了人生污点(因为向现实妥协)。最后两句是历史评价:陈亮文章气势磅礴令人振奋,但气节操守却不够坚定,暗示在民族大义面前不能光有豪言壮语。

全诗最精彩的是"偏安原不损繁华"这句,像一把手术刀剖开了所有苟且政权的共同病灶:用表面的歌舞升平掩盖内在的腐朽。诗人用陈亮的故事提醒世人:在国家危亡之际,真正的英雄不仅要能写慷慨文章,更要有舍生取义的骨气。这种借古喻今的写法,让历史教训穿越时空依然振聋发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