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七夕赠皇甫司勋

片雨明河拭,双星阁道临。
论欢天上别,惊候旅中深。
夕吹催飞藿,商声动早砧。
城南倦游客,同折此时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夜晚的景色和旅人的孤独心境,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动人。

首联"片雨明河拭,双星阁道临"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七夕夜景:阵雨过后,银河显得格外明亮,牛郎织女星仿佛就挂在阁楼边的道路上。这里用"拭"字很巧妙,像是雨水把银河擦亮了一样。

颔联"论欢天上别,惊候旅中深"形成鲜明对比:天上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充满欢乐,而人间的旅人却在这佳节倍感孤独。"惊候"二字透露出诗人突然意识到自己身在异乡的惆怅。

颈联"夕吹催飞藿,商声动早砧"继续渲染秋意:晚风吹动豆叶沙沙作响,秋风中传来捣衣声。"商声"指秋风,古人将五音对应四季,商声属秋。捣衣声在古代诗词中常象征思乡。

尾联"城南倦游客,同折此时心"点明主旨:我这个在城南漂泊的倦客,此刻的心情就像被折断一样难受。"折心"的比喻很新颖,把无形的愁绪具象化了。

全诗通过对比天上人间的不同境遇,以乐景写哀情,将节日氛围与个人孤寂巧妙融合。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孤独",而是通过银河、秋风、捣衣声等意象,让读者感受到他细腻的愁思。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周天球

(1514—1595)苏州府太仓人,字公瑕,号幼海。随父迁居苏州吴县,从文徵明游,得承其书法,闻名吴中。尤善大小篆、古隶、行楷,一时丰碑大碣,皆出其手。亦善画兰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