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江山·送梅子冷生之武林

桑弧蓬矢男儿志,壮游岂轻孤负。
仆射高阳,步兵广武,何况东南大薮。
扬帆击楫,好稳渡之江,莫重回首。
咫尺家山,歌离不唱渭城柳。
仓皇猿鹤劫后,剩临安半壁,独撑灵秀。
侠女亭边,冤臣墓畔,为我多浇杯酒。
休嗤邂逅,恐湖上风花,似人消瘦。
满贮奚囊,待湔尘浴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送别友人梅子冷生前往杭州(武林)时所作,充满了对友人壮志远行的鼓励和对家国命运的感慨。

上阕开篇就用"桑木弓、蓬草箭"的典故,强调男儿志在四方,不该辜负远行的豪情。接着用历史名将(仆射、步兵)的典故,暗示友人此去东南繁华之地(杭州)大有可为。"扬帆击楫"三句写得尤为生动,像一幅送别图:叮嘱友人稳稳渡过钱塘江,莫要频频回首。最后两句很温情,说虽然离家很近(杭州离温州不远),但这次送别不唱寻常的离别曲,因为友人肩负着重任。

下阕转入深沉。先用"猿鹤劫"比喻战乱后的惨状,说杭州虽只剩半壁江山(南宋偏安典故),却依然灵秀。接着提到杭州的侠女亭、冤臣墓等历史遗迹,请友人代自己祭奠,表达了对忠义精神的崇敬。"休嗤邂逅"以下转为细腻的叮咛:别笑话我这么郑重其事,只怕西湖的风景,也会因时局艰难而显得憔悴。最后两句是殷切期望:愿你装满诗囊归来,用文字洗涤这污浊的世道。

全词巧妙融合了个人送别之情与家国之思,既有"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豪迈,又有对时局的隐忧。用典自然不晦涩,叮嘱语真挚动人,在送别诗中别具一格。特别是将西湖拟人化为"似人消瘦",既新颖又暗含忧国之情,堪称妙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