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山间旅行的画面,充满了孤独感和离愁别绪。
前两句写旅途环境:溪边小路越走越幽深,两旁高耸的山峰仿佛插入寒冷的天空。这里用"幽深""寒空"营造出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景物:清澈的霜露落在百丈深的溪水上,秋风吹落了层层叠叠的树林。傍晚归巢的鸟儿成双结对,而山中猿猴的哀鸣却让人心碎。这里用"百丈""万重"极言山水之深、树林之密,用鸟儿的"联翼"反衬自己的形单影只,猿声更增添了凄凉感。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离别已经让人思绪万千,更何况是在这万物萧瑟的深秋时节。诗人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完美结合,让读者感受到他旅途中的孤寂和对亲友的思念。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深秋山景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游子的离愁别绪,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