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扇

鲛人夜织绡满机,并刀剪碎光陆离。
归来斫断珊瑚枝,制就明月初圆时。
南洲溽暑醉如酒,朝携暮携常在手。
从此相亲成狎友,纵使分违应不久,祝融峰头重回首。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把精美扇子的制作过程,以及它如何成为主人消暑解闷的亲密伙伴。全诗充满瑰丽想象和生活趣味,我们可以分三部分来理解:

1. 神奇的制作过程(前四句) 诗人用神话般的笔法描写扇子诞生:海底鲛人夜间织出闪亮的绸缎("绡"),工匠用快刀("并刀")裁出流光溢彩的扇面,再砍下珊瑚枝做扇骨,最终制成如圆月般完美的扇子。这里用"鲛人织绸""珊瑚为骨"的夸张想象,突出扇子的珍贵非凡。

2. 消暑的亲密伴侣(中间三句) 转到现实场景:南方闷热的夏天让人像醉酒般昏沉("溽暑醉如酒"),这把扇子从早到晚不离手,渐渐成了最亲近的朋友。"醉如酒"的比喻既写天气闷热,也暗示摇扇纳凉时飘飘然的惬意。

3. 不舍的离别预感(最后两句) 诗人预感到秋天来临就要和扇子暂别,但约定来年夏天在祝融峰(南岳衡山主峰,代指炎热之地)再重逢。这种把扇子拟人化的写法,让日常物品有了情感温度。

全诗妙在将普通扇子写得如珍宝般神奇,又像老友般亲切。通过"鲛人织绸-消暑良伴-来年再见"的叙事脉络,把一件生活用品写出了生命感。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种"夏天结束却不伤感,因为明年还会再见"的豁达心态,让整首诗洋溢着轻快温馨的气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