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小诗用最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巧妙的生活场景,传递出舒适惬意的感受。
前一句"炎威不到轩窗外"说的是:虽然外面烈日炎炎,但热气却进不到屋里来。"炎威"用拟人手法把暑热比作一个嚣张的统治者,而"轩窗"就像一道坚固的防线。这种写法让读者立刻能想象出屋外酷暑难耐、屋内却自成天地的对比画面。
后一句"冷气常存枕簟中"则把镜头转向室内细节:枕头竹席始终保持着清凉。"常存"二字用得特别妙,仿佛凉意是有意识地在守护着这个空间。通过"枕簟"这个贴身物品,诗人把抽象的凉爽变成了可以真切感受到的体验。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不到"和"常存"形成对抗与守护的动态关系 2. 通过建筑空间(窗)和家居用品(枕簟)的转换,完成从外到内的视角切换 3. 短短14个字就构建出一个完整的避暑世界,让人读着都觉得凉快起来
这种写作手法很像现代人拍短视频:先拍个大汗淋漓的户外镜头,再切到空调房的冰镇西瓜,不用多说就能让人感受到两种状态的强烈反差。古人用文字做到了同样的效果,展现出高超的语言控制力。
王观
王观(1035--1100),字通叟,生于如皋(今江苏如皋),北宋著名词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他得中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其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在任时作《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一卷,遂被重用为翰林学士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