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桂少孺之会昌学正

桂公年老才华盛,远作会昌州学正。
会昌僻在江西隅,古来地热不可居。
居民年来家有井,泄尽瘴烟无疾病。
长江水碧风不波,双橹夜发声如鹅。
横经伐鼓高堂上,老幼相携来听讲。
春秋祭祀黍稷香,钟镛琴瑟鸣锵锵。
先王典礼公所秉,努力念之垂永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这首诗是送别桂少孺去会昌学正任上的赠诗。首先描绘了桂公的才华和年龄,虽然年老但依然才华横溢。接着提到了会昌这个地方,它在江西的角落,过去被认为环境艰苦不易居住。

但是诗中的描述开始转折,说现在会昌的居民家中都有井,能够避免瘴烟(一种旧时认为与疾病有关的邪气)的影响,因此居民们都很健康。接下来描述了会昌的自然环境,长江水清,风平浪静,夜晚双橹划水的声音像鹅的叫声一样悠扬。

然后描绘了学正桂公在学校中的情景,他横经授课、伐鼓助兴,高堂之上讲授学问。当地的居民不论老少都前来听讲,场景十分和谐。春秋祭祀时,黍稷的香气和钟琴之声交织在一起,形成美妙的音乐。

接着赞美了桂公秉持先王的典礼,努力传授学问。整首诗表达了对桂公才华的赞美和对他在会昌传播知识的期待。通过对会昌环境的描绘,也表达了尽管环境艰苦,但桂公仍然坚守岗位、传授知识的精神。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俗易懂,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富有情感的文字,展现了桂公的才华和品质,以及他在会昌传播知识的场景。无论是对于诗人还是读者来说,都能从中感受到桂公的坚定和热情,以及对知识的尊重和赞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