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其三

东楼佳丽,缥缈风烟表。
幻得楼山更深窈。
有苍崖乔木,石磴鸣泉,尘不到,掩映十洲三岛。
平生丘壑趣,圭衮何心,自是清时重元老。
想月下云根,鹤唳猿吟,人犹道、作计归游太早。
待他年功退学商颜,却旋种木奴,缓寻瑶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远离尘世、宛如仙境的山水世界,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自然的向往。

上片(前半部分)用梦幻般的笔触勾勒出一座云雾缭绕的东楼。这座楼坐落在苍翠山崖间,古树环绕,石阶旁有叮咚泉水,干净得不染尘埃,就像传说中神仙居住的海外仙岛。这里用"十洲三岛"的典故,把现实山水写得充满神话色彩。

下片(后半部分)转入抒情。作者说自己本性就爱山水(丘壑趣),对做官(圭衮)根本没兴趣,只是恰逢清明时代才被朝廷重用。他想象着未来:在月照山石的夜晚,听着鹤鸣猿啼,人们可能会说他退休太早。但他已计划好,等功成名就后就像秦末隐士商山四皓那样,种种果树(木奴指柑橘),慢慢寻找仙草(瑶草),过上逍遥自在的隐居生活。

全词最动人的是两种意境的对比:一方面是华丽虚幻的仙山楼阁,一方面是朴实自然的归隐生活。作者用瑰丽的想象写仙境,却用平实的语言写理想生活,暗示真正的"仙境"不在缥缈云端,而在返璞归真的山野之间。这种对自然生活的真挚向往,正是这首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