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栩楼春集,摄影

为春留影,当公麟、一幅西园高逸。
人在花中花在镜,巧借驻颜新术。
哀郢穷交,避秦旧侣,把臂芳林入。
庐山真面,认他黄九秦七。
怜我屏迹欢场,担头桃李,愁付观河集。
倚遍阑干人十二,惭问灵芬词格(同集十二人,灵芬馆词品亦十二。)。
杏闹题新,棠颠号俊,还把年芳惜。
须眉如此,数帆台畔鸿迹(台傍卫河,厉樊榭为查莲坡作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群文人在春天聚会、拍照留念的场景,充满了文人雅趣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上片写拍照情景: 开头把拍照比作古代画家李公麟画《西园雅集图》,说大家像古代名士一样风雅。镜头里人站在花丛中,花朵映在镜头里,用"驻颜术"比喻照相机能定格青春。参加聚会的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像躲避乱世的隐士,手挽手走进花林。最后说照片能让大家看清彼此真容,就像认出黄庭坚、秦观这样的文人。

下片抒发感慨: 作者说自己很少参加热闹聚会,像挑着担子卖花人一样,为流逝的春光发愁。靠着栏杆的十二位朋友(对应古代十二词品),让他想起前人文集。大家给杏花题新词,给海棠取雅号,珍惜美好春光。最后说这群文人须发斑白,在数帆台边留下足迹,就像当年厉鹗为查慎行写铭文一样,暗示这次聚会也会成为佳话。

全词巧妙融合古今: - 用传统雅集比喻现代拍照 - 将相机比作古代"驻颜术" - 把现代朋友比作历史文人 - 通过数帆台的典故,把当下聚会写入历史长河

语言特色: - 善用借代(黄九秦七代指文人) - 活用典故但不晦涩 - 现代事物(摄影)与古典意境自然融合 - 在欢乐聚会中流露淡淡时光忧思

这首词展现了传统文化人如何接纳新事物(摄影),用古典审美记录现代生活,在雅集唱和中寄托对友情、春光和文艺的珍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