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桂

霜风吹老桂婆娑,轮满旁枝长渐多。
万古秋香悬宇宙,一株晴影照山河。
云间衔子无黄鹤,天上看花有素娥。
折向人间应不识,九重清露湿鸣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月中桂》这首诗主要围绕月亮上的桂花树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以及神话传说的独特理解和想象。

首句“霜风吹老桂婆娑”,诗人用“霜风”来描绘一种寒冷、萧瑟的环境,暗示了桂树经历了风霜的洗礼,变得更加坚韧。“婆娑”这个词则形象地描绘了桂树优美的姿态。

第二句“轮满旁枝长渐多”,诗人从桂树联想到月亮,可能是想说月圆之时,桂树的枝叶也愈发茂盛。这里用了一个比喻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接下来的“万古秋香悬宇宙”,诗人用“万古”这个词来描绘时间的无限,表达桂树在宇宙中历经千秋,始终散发着香气。这既表现了桂树顽强的生命力,也暗示了宇宙的浩瀚和神秘。

第四句“一株晴影照山河”,诗人则描绘了在晴朗的天气下,桂树的影子映照在大地上,包括山川河流。这里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敬畏。

第五、六句“云间衔子无黄鹤,天上看花有素娥”,诗人引入了神话元素。黄鹤和素娥都是神话传说中的角色。这里可能是在说,虽然桂树在云间,但我们常人无法看到它结出的果实(衔子),但天上的仙女(素娥)却能欣赏到它的美丽。

最后两句“折向人间应不识,九重清露湿鸣珂”,诗人感慨地说,如果桂树折下来带到人间,可能人们就无法识别它的价值了。这里的“九重清露”可能指的是月宫的露水,“鸣珂”则可能指代装饰有桂花的马车。整句话的意思可能是说,月宫的桂花树带着清露,如果带到人间可能会失去它的神韵和美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月宫的桂花树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价值,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神话以及宇宙的敬畏和赞美。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读后产生无尽的遐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