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那莲山杂诗四首 其四 晓行山中书所见寄冰如(民国八年)

初阳在翠壁,烂熳不可明。
熠熠朝露晞,依依白云晴。
积雪冒遥岑,叆叇生光明。
烟光澹欲尽,山梦如初醒。
绿叶纷葳蕤,烨然发其莹。
幽花与长松,一一生奇馨。
行行至水源,屏峰入眉青。
石笋咽流泉,凉风自泠泠。
颓岩有嘉树,亏蔽若危亭。
块然倚之坐,睍睆闻流莺。
遐思素心人,莓苔屐曾经。
作诗道相念,歌罢心怦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山中的美景,以及诗人漫步山间时的所见所感。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机与活力。

第一部分(前四句):诗人用明亮的色彩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初升的太阳照耀在翠绿的山壁上,光芒灿烂得让人睁不开眼。露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白云在晴空中悠然飘荡。积雪覆盖着远处的山峰,云雾缭绕,显得格外明亮。烟光渐渐消散,仿佛山峦从梦中醒来。

第二部分(中间六句):诗人继续描写山中的景物,绿叶茂盛,晶莹剔透。幽静的花朵和高大的松树,散发出阵阵奇异的芳香。诗人沿着山路行走,来到水源处,青翠的山峰仿佛就在眼前。石笋间流淌着清泉,凉风习习,带来阵阵清凉。

第三部分(最后六句):诗人发现了一块倾斜的岩石,上面生长着茂盛的树木,像一座危险的亭子。他独自坐在岩石上,听着黄莺婉转的歌声。这美好的景色让他想起了远方的朋友,想象着朋友也曾踏着青苔走过这里。于是,他写下这首诗表达思念之情,歌声停止后,心中依然激动不已。

诗歌的精髓和魅力

* 自然之美: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的晨光、露珠、白云、积雪、绿叶、花朵、松树、清泉、凉风等景物,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秀美。 * 情感之真:诗人触景生情,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远方的朋友,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 * 语言之美:诗歌语言清新自然,比喻生动形象,如“烂熳不可明”、“烨然发其莹”、“凉风自泠泠”等,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总结:这首诗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也是一首深情的思念之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