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沧渔叟引为槜李萧养素赋
澹沧溪与鸳湖接,中有渔舟小如叶。
渔郎把钓溪之滨,日夕歌呼弄烟月。
沧溟空阔风常寒,红尘辟易天为宽。
襟期不啻在楚泽,出处似欲凌严滩。
一夜严飙吹虐雪,千山鸟断人踪灭。
忽然飘泊箕颍间,洗耳长流更清绝。
人生百年俱有涯,荣辱不到渔樵家。
天吴海若恶作剧,信缘齐汩终无哗。
江南处处青山在,江上故人毛发改。
尚馀鸥鸟识孤舟,不信相看换桑海。
武陵只在天地间,可惜晋士成虚还。
桃花旧路若邂逅,谢绝世故无厚颜。
渔郎把钓溪之滨,日夕歌呼弄烟月。
沧溟空阔风常寒,红尘辟易天为宽。
襟期不啻在楚泽,出处似欲凌严滩。
一夜严飙吹虐雪,千山鸟断人踪灭。
忽然飘泊箕颍间,洗耳长流更清绝。
人生百年俱有涯,荣辱不到渔樵家。
天吴海若恶作剧,信缘齐汩终无哗。
江南处处青山在,江上故人毛发改。
尚馀鸥鸟识孤舟,不信相看换桑海。
武陵只在天地间,可惜晋士成虚还。
桃花旧路若邂逅,谢绝世故无厚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夫在澹沧溪与鸳湖交界处的生活,展现了他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精神世界。
诗的开头用"小如叶"的渔舟和"日夕歌呼"的渔郎,勾勒出一幅宁静的渔家生活图景。渔夫在寒风中独钓,却因远离尘嚣而感到天地宽广,这种生活态度堪比古代隐士严光(严滩指严光隐居处)。
中间部分通过"千山鸟断人踪灭"的严冬景象,反衬渔夫"洗耳长流"的清高品格。"洗耳"用典尧时隐士许由的故事,强调渔夫不慕荣利的操守。诗人认为人生短暂,渔樵生活反而能避开世俗荣辱,即便遭遇风浪(天吴海若是水神)也能保持内心平静。
最后诗人感慨时光流逝("毛发改"),但渔舟和鸥鸟依旧,暗示自然永恒而人事易变。提到武陵桃花源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现实难以企及的遗憾。
全诗通过渔夫形象,歌颂了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流露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悠远,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