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其二 秦邮有赠

江南好,春暮雨帘纤。鱼子天晴初出水,鼠姑风细不钩帘。

底事恼江淹。(案《倚声初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江南暮春时节的细腻美景,同时暗含一丝淡淡的愁绪。

上片"江南好"开篇直白,点明主题。随后用"雨帘纤"勾勒出春天末尾轻柔如丝的细雨,画面感很强。"鱼子天晴初出水"写雨后初晴,小鱼苗纷纷浮出水面,充满生机;"鼠姑风细不钩帘"(鼠姑是牡丹别称)写微风轻拂牡丹花,连窗帘都懒得卷起,突出春日慵懒闲适的氛围。

下片笔锋一转,"底事恼江淹"借用南朝文人江淹的典故(传说他晚年才思衰退),以反问形式悄悄带出作者的惆怅。这种愁绪不是强烈的悲伤,而是面对美好春光时,文人常有的那种若有若无的感伤——可能是感叹时光流逝,也可能是忧思才情不继。

全词妙在"以乐景写哀",前面越把江南春色写得明媚动人,结尾那抹轻愁就越耐人寻味。就像我们看着满树樱花时,反而会莫名生出"花开这么好,可惜很快要凋谢"的感慨,这种复杂微妙的情绪正是古典诗词最打动人的地方。

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