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清晨登高远望的所见所感。
第一句“清霜散漫似轻岚”写的是清晨的霜气弥漫,像一层薄雾笼罩着大地,给人一种朦胧、清冷的感觉。
第二句“玉阙参差万象涵”写的是远处的宫殿楼阁高低错落,在晨光中显得晶莹剔透,仿佛包容着世间万物。这里的“玉阙”可以理解为宫殿,也可以泛指远山或建筑,给人一种庄严、宏大的感觉。
第三句“独上秦台最高处”点明了诗人的行动——独自一人登上了最高的地方。“秦台”可能指代某个高台或山峰,暗示诗人站在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
最后一句“旧山依约在东南”写的是诗人向东南方向眺望,隐约看到熟悉的群山。这里的“旧山”可能指故乡的山,也可能只是诗人曾经见过的山,给人一种怀念、怅惘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清晨登高远望的视角,营造出一种清冷、孤独的氛围,同时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或过去的某种思念。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心情。
翁承赞
翁承赞(859~932) 字文尧(一作文饶),晚年号狎鸥翁,莆阳兴福里竹啸庄(今北高镇竹庄村)人。翁氏为礼乐名家,东南茂族,其先京兆人也。曾祖何,官检校右散骑常侍;祖则,官大理司直;父巨隅,荣王府咨议参军,赠光禄少卿,累迁少府监,居兴福里,见其地“前有海水朝宗,后有竹林环荫”,遂名其乡“竹啸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