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落榜书生送别朋友回家的场景,充满了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前两句"独立身难达,新春与志违"直白地道出了读书人的困境:一个人单打独斗很难成功,在这本应充满希望的新春时节,却事与愿违没能实现抱负。这里用"新春"反衬失意,形成强烈对比。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朋友归乡之路:"异乡青草长"说朋友在外漂泊已久;"故国白头归"用白发形象暗示朋友年纪已大却功名未成;"岸阔湖波溢"写离别时壮阔的湖景;"程遥楚岫微"描绘朋友归途中山影渐远的画面。这些景物描写既真实又富有深意。
最后两句"高秋期再会,此去莫忘机"是临别赠言:约定秋天再聚,叮嘱朋友回去后不要忘记抓住机遇。这里的"忘机"既指不要忘记他们之间的情谊,也暗含对仕途机遇的期待。
全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通过春日送别的场景,既表达了科举失意的苦闷,又展现了朋友间相互鼓励的温暖。最打动人的是诗中那种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希望的态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