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冷清的寺院景象,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传递出孤寂深沉的氛围。
前两句用"瑟瑟""冥冥"两个叠词,让读者仿佛听到松叶沙沙声、看到竹间露珠朦胧的样子,立刻把人带入一个清冷潮湿的环境。"窗虚簷色寒"通过窗户的空寂和竹席的凉意,进一步强化了寒意。石阶旁古老的青苔,暗示这里人迹罕至。
后四句转向更深的寂静:长廊空无一人,只有殿阁檐角的风铃在独自作响。这种无人之境中的铃声,反而让环境显得更加空旷。"此意两萧然"的"两"字很妙,既指环境和心境的双重萧瑟,也暗含物我交融的意境。最后诗人徘徊不去,将这种难以言说的寂寥感延长,留给读者回味空间。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松竹特写拉到寺院全景,最后定格在沉思的诗人身上。没有直接抒情,但每个景物都浸透着诗人的孤寂心境,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非常高明。普通人读来,既能感受到画面的美感,也能体会到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情绪。
张商英
(1043—1122)蜀州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张唐英弟。英宗治平二年进士。调通川主簿。熙宁中以章惇荐,权检正中书礼房公事,擢监察御史里行。坐事责监荆南税。哲宗初为开封府推官,屡诣执政求进,反对稍更新法,出提点河东刑狱,连徙数路。哲宗亲政,召为右正言,迁左司谏,力攻元祐大臣司马光、吕公著等。徽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崇宁初为翰林学士,寻拜尚书右丞,转左丞。与蔡京议政不合,罢知亳州,入元祐党籍。大观四年拜尚书右仆射,变更蔡京所为,为政持平。为台臣疏击出贬。后还故官职卒。谥文忠。有《神宗正典》、《无尽居士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