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引 其三

画舸、荡桨,随浪前、隔岸虹。
□荷占断秋容。
疑水仙游泳,向别浦相逢。
鲛丝雾吐渐收,细腰无力转娇慵。
罗袜凌波成旧恨,有谁更赋惊鸿。
想媚魂杳信,算密锁瑶宫。
游人漫劳倦□,奈何不逐东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水上画面,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让我们一起来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开头“画舸、荡桨,随浪前、隔岸虹”,就像是在说一艘装饰精美的小船,摇晃着向前行进,船上的灯光与河面上的波光相互映照,就像彩虹一般绚丽,仿佛隔岸可见又显得遥远。这里借用了“隔岸”的意象,暗示了一种隔绝、无法触及的美感。

“荷占断秋容。疑水仙游泳,向别浦相逢”,描写了秋天荷塘的美景,荷花盛开,构成了一幅迷人的画卷。诗人似乎在说,看到荷花就像是水仙在河岸两边相遇,轻盈地游动,给平静的秋水带来了生机。这里运用了“水仙”这一比喻,将荷花比作水中仙子,赋予其超凡脱俗的气质,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鲛丝雾吐渐收,细腰无力转娇慵”,鲛人吐丝织绡的情景,给人一种轻如烟雾的感觉,渐渐收拢的丝线似乎也暗示了美好的时光即将逝去。紧接着的“细腰无力转娇慵”形象地描述了河水中的荷花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一位柔弱的女子,表现出一种疲惫而优美的姿态。

“罗袜凌波成旧恨,有谁更赋惊鸿”,诗人用“罗袜凌波”来比喻湖面上的荷花,这不禁让人想起曹植《洛神赋》中的名句“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暗示荷花即使美丽却似乎带着某种遗憾。诗人接着发出疑问:“有谁更赋惊鸿”,难道没有人能用诗句来赞美和描绘这眼前的美景了吗?

“想媚魂杳信,算密锁瑶宫”,诗人想象着荷花的魂魄是否依然在水下,是否被封存在瑶池之中。这里暗含着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同时也带有一丝无奈和失落。

“游人漫劳倦□,奈何不逐东风”,最后两句表达了游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到疲惫,但也只能无奈地面对风的规律,不能随风而去。这句话不仅指出了游人因美景而感到的身心俱疲,更强调了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性。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水、荷、风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细腻情感和深深感慨,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珍惜。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