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金门知己

野马脱羁鞅,倏疑天地宽。
临风一长鸣,风吹散入青冥间。
颇如鲁仲连,蹈海不复还。
又如安期生,长留一舄令人看。
江南浩荡忽如海,落日照耀浮云关。
既不能低眉伏气摧心颜,诡遇特达惊冥顽。
又不能抱书挟策千万乘,调笑日月相回盘。
匡庐迢迢接仙山,仙翁泛若秋云间。
长松之阴引孤鹤,望我不见空长叹。
采铅天池津,饮醁桃花湾。
苍梧倒影三湘寒,赤城霞气生微澜。
鲸鲵翻空海波赤,晓色欲上扶桑难。
人间之乐兮诚不足恃,何如归卧栖岩峦。
栖岩峦,卧岩穴。
夜半天风吹酒醒,犹有西溪万年月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渴望自由、不愿被世俗束缚的文人形象,充满浪漫的想象和豪迈的气概。

开篇用"野马脱缰"的比喻,生动展现突然获得自由的畅快感。诗人感觉自己像匹挣脱缰绳的野马,瞬间觉得天地都变开阔了。他的呼喊随风飘散,就像历史上著名的隐士鲁仲连、安期生那样超脱世俗。

中间部分用壮丽的自然景象表达矛盾心理:既不愿低头讨好权贵,又无法实现抱负辅佐明君。看着庐山仙山、仙鹤等仙境般的景象,更觉现实世界的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

最后以一系列瑰丽的想象收尾:在天池采药、在桃花湾饮酒,看苍梧山倒映湘江,赏赤城山霞光。即便鲸鱼跃出染红海面、黎明将至,诗人仍认为人间欢乐靠不住,不如归隐山林。最动人的是结尾处:半夜酒醒时,还能看见西溪上空那轮永恒的明月,暗示只有自然之美才是永恒的。

全诗通过夸张的想象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隐居的向往,充满道家出世思想。语言豪放飘逸,画面感极强,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诗人渴望挣脱束缚、回归自然的强烈情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