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老人初春时节的日常感受,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淡淡感慨。
前两句像一幅动态画面:老人拄着竹杖("枝筇")已经十多天("一旬强"),在带着寒意的春风中("剪剪春寒")来到柳树环绕的池塘边。这里的"剪剪"用得特别妙,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春风像剪刀一样轻轻划过皮肤的微凉触感。
后两句是老人的内心独白:白发最不公平("不公"),明明我已经老了,却偏偏在我想要悠闲放松的时候("闲处"),让寒风吹得白发凌乱("引风霜")。这里用拟人手法,把白发写成会故意捉弄人的调皮鬼,其实是在幽默地表达对衰老的无奈。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老人没有直接抱怨衰老,而是通过"挂杖出游""白发戏风"这些生活小细节,把老年人特有的生活体验写得既真实又有趣。那种"想悠闲却总被身体提醒已老"的矛盾心理,通过轻松的语言表达出来,反而更让人感受到岁月流逝的惆怅。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