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郎岱宿毛口(丙申)
晨登打铁关,下见拉帮塘。
行至拉帮见拉当,虚空鸟道四里强。
路若壁挂百盘肠,人行如狗尽日忙。
落日盘江出脚底,仰视早行鼻尖耳。
我投旅宿惫欲死,担丁舁夫更何似。
把杯大笑何所图,下山且尔归何如,山妻徒忆知得无。
行至拉帮见拉当,虚空鸟道四里强。
路若壁挂百盘肠,人行如狗尽日忙。
落日盘江出脚底,仰视早行鼻尖耳。
我投旅宿惫欲死,担丁舁夫更何似。
把杯大笑何所图,下山且尔归何如,山妻徒忆知得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一段艰难的山路旅程,用生动的画面和自嘲的口吻,把旅途的辛苦和普通劳动者的不易展现得淋漓尽致。
1. 开篇就是"地狱模式"的爬山体验 "晨登打铁关"一开头就带我们进入陡峭的山路,"路若壁挂百盘肠"这个比喻太形象了——山路像挂在悬崖上的羊肠小道,弯弯曲曲绕得人头晕。最绝的是"人行如狗尽日忙",说自己累得像狗一样爬了一整天,这种自黑式的幽默让读者会心一笑。
2. 视觉反差制造震撼感 走到高处时,突然看见"落日盘江出脚底",江水居然在脚下流淌,抬头看早上走过的路,发现才到鼻尖高度。这种夸张的视角对比,让人直观感受到山势的险峻,也暗示爬山的辛苦远超预期。
3. 关注底层劳动者的艰辛 作者说自己"惫欲死",但马上想到挑夫们更辛苦("担丁舁夫更何似")。这种对劳动人民的共情很难得,说明他并非单纯抱怨,而是在反思:自己只是偶尔受苦,而那些以此为生的人呢?
4. 用苦笑化解疲惫 结尾最有趣,作者累瘫了却"把杯大笑",笑自己图什么呢?最后还惦记着老婆在家担心("山妻徒忆知得无"),这种苦中作乐的心态特别真实。就像现代人爬山累到崩溃时,发朋友圈自嘲的感觉。
全诗妙在两点:一是用"壁挂百盘肠""人行如狗"这种接地气的比喻,让艰险的山路变得可视可感;二是通过作者从抱怨到自嘲再到反思的心路变化,让我们看到古人面对困难时幽默豁达的生活态度。这种把苦旅写成段子的手法,今天看来依然鲜活有趣。
郑珍
(1806—1864)贵州遵义人,字子尹,号柴翁。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