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自两河归江南(一作西河送客归江南)
两河庶(一作西河陈)事已堪伤,南客秋归路更长。
台畔古(一作偃)松悲魏帝,苑边脩竹吊梁王。
山(一作雨)行露变茱萸色,水宿风披(一作摇)菡萏香。
遥羡落帆逢旧友,绿蛾青鬓醉横塘。
台畔古(一作偃)松悲魏帝,苑边脩竹吊梁王。
山(一作雨)行露变茱萸色,水宿风披(一作摇)菡萏香。
遥羡落帆逢旧友,绿蛾青鬓醉横塘。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送别友人南归的场景,通过沿途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前两句点明送别地点和季节。"两河"指送别之地,暗示这里曾发生过令人伤感的历史变迁;"南客秋归"则点出友人南归的时节是秋天,漫长的归途更添离愁。
中间四句通过沿途古迹和自然景色的描写,将历史沧桑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台畔古松"让人联想到魏武帝曹操的悲壮往事,"苑边修竹"则让人追思梁孝王的文采风流。茱萸色变、荷花飘香的描写,既展现了秋天旅途中的景色变化,又暗含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想象友人南归后与故友重逢的欢乐场景。"绿蛾青鬓"形容友人青春依旧,"醉横塘"的想象画面充满生活气息,与前文的历史沧桑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全诗将历史感怀、旅途见闻和友情寄托巧妙融合,通过今昔对比和虚实相生的手法,表达了深沉的人生感慨。诗人没有直接抒发离愁别绪,而是将情感寄托在景物描写中,让读者在品味诗意时自然感受到那份深厚的情谊。
许浑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