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卢茂实之广南宪幕

仙城近接众山回,宪府遥临百粤开。
海上喜通持节使,幕中兼得济时材。
鲛宫织罢鱼龙出,蜑户珠还蚌蛤来。
预想到官多暇日,清诗题遍岭头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朋友卢茂实赴任广南(今广东一带)时的场景,充满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和对南方风物的想象。

首联"仙城近接众山回,宪府遥临百粤开"用壮阔的山水画面开篇:广州城被群山环抱,新开设的官府衙门将管理岭南大地。这里的"仙城"指广州,"百粤"是岭南的古称,通过地理描写暗示友人即将施展抱负的舞台。

颔联"海上喜通持节使,幕中兼得济时材"直接点明主题:朝廷派出的使者(卢茂实)渡海而来,这位能匡扶时局的人才将进入幕府任职。两句既交代了友人身份,又暗含对其才能的赞赏。

颈联"鲛宫织罢鱼龙出,蜑户珠还蚌蛤来"最富想象力:用神话传说和岭南特产构建奇幻画面——鲛人(传说中海里的织布者)停止纺织后,海底鱼龙纷纷出游;水上居民(蜑户)采回珍珠,蛤蚌随之而来。这些意象既展现岭南特色,又暗喻友人到任后将政通人和。

尾联"预想到官多暇日,清诗题遍岭头梅"转入温情展望:诗人想象友人在公务之余,能悠闲地在山岭梅花间题诗作赋。这既是对友人雅趣的肯定,也寄托着对友人工作顺遂、生活诗意的美好祝愿。

全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现实的地理官职与神话传说、地方风物巧妙融合,在送别诗中展现出开阔的意境。诗中"鱼龙""珍珠""梅花"等意象既贴合岭南特色,又暗含吉祥寓意,使普通的送别题材显得格外生动有趣。

傅若金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