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隐居生活,充满了宁静淡泊的田园趣味。
前两句写居住环境:诗人用"镜里岩花"形容山间泉水倒映着岩壁上的野花,清澈如镜;"对窗青壁"是说推开窗户就能看到高耸入云的青色山崖。这两句用简洁的画面感,立刻让人感受到新居周围清幽绝美的自然环境。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生活日常:冬天对着雪月小酌春酒,夜晚松风吹过像有人在弹琴;在远处山田里种些庄稼,很少进城也就不必谈钱。这些细节透露出诗人自给自足的满足感——有自然美景作伴,有美酒音乐怡情,种点粮食就能远离世俗纷扰。
最后两句是人生感悟:诗人说自己从来不在乎王公贵族的荣华富贵,反而觉得能和淳朴的村民一起生活更自在快乐。这里的"可怜"不是同情,而是"可爱"的意思,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珍视。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用做饭、种地、听风这些日常小事,编织出一个现代人向往的"诗和远方"。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和老朋友聊天一样,娓娓道来山居生活的美好。特别是"松风入夜弦"的想象,把风声比作天然音乐,这种与自然合二为一的体验,正是整首诗的精神内核。
边元鼎
边元鼎(约公元1165年前后在世)字德举,丰州(治今内蒙古呼和浩特白塔镇)人,状元边贯道第三子。生卒年均不详,约金世宗大定五年前后在世。十岁能诗,资禀疏俊,诗文有高意,多有佳句为人传诵,为时辈所不及。与兄元勋、元恕俱有时名,号“三边”。天德三年(1151)进士,以事停铨。世宗即位,张浩表荐供奉翰林,出为邢州幕官。复坐诬累,遂不复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