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元年九月十二日赐宴联句

桂子三秋七里香(徽宗),麦云九夏两岐秀(赵楷)。
鸡舌五年千载枣(蔡攸),菊英九日万龄黄。
君臣燕衎升平际,属句论文乐未央(蔡京)。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宣和元年九月十二日赐宴联句》是宋徽宗君臣在宴会上即兴创作的联句诗,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它的趣味:

1. 季节混搭的妙趣 诗中把不同季节的景物巧妙串联:秋天的桂花(桂子)、夏天的麦浪(麦云)、珍藏多年的药材(鸡舌)、重阳节的菊花(菊英),就像用文字调了一杯四季特饮。这种时间错位的写法,既展示宴会物资丰盛,又暗含"皇家珍藏四季常在"的炫耀。

2. 数字游戏的雅致 每句都玩数字梗:"三秋/九夏/五年/九日"这些时间词,与"七里香/两岐秀/千载枣/万龄黄"的夸张数量词对仗,像文人版的"报菜名"。特别是"千载枣""万龄黄"这种永生系词汇,把普通食材夸出了仙丹效果,透着皇家宴会的奢靡气息。

3. 马屁的彩虹色 最后两句蔡京的收尾堪称马屁范文:把君臣喝酒写作文艺沙龙(属句论文),用"升平际"暗示太平盛世是领导有方,"乐未央"更是直接祝福快乐永续。这种高级彩虹屁,既拍了皇帝马屁,又显摆了自己文采。

全诗本质是场文字cosplay:皇帝带头玩文字游戏,大臣们接力炫技,最后不忘点赞转发。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诗句,更是北宋末年那场浮华宴会的朋友圈直播。

赵佶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