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月·寄楚淩岚 观楚楚《涟漪集》词作,辞丰意美,尤多相思之作,为赋
飘飘风袂,正惊鸿欲下,临流迟立。
徙倚香皋如有待,怅望江南江北。
楚岫颦蛾,湘波妒盼,棹入芙蓉国。
一襟愁抱,倚舟飞上词笔。
烟浦乍起凉飔,一声欸乃,路转千峰碧。
露浥茜裙沉恨处,芷岸离情何极。
最苦莲心,玉纤轻擘,结作相思粒。
风漪弄影,夜长凝望秋魄。
徙倚香皋如有待,怅望江南江北。
楚岫颦蛾,湘波妒盼,棹入芙蓉国。
一襟愁抱,倚舟飞上词笔。
烟浦乍起凉飔,一声欸乃,路转千峰碧。
露浥茜裙沉恨处,芷岸离情何极。
最苦莲心,玉纤轻擘,结作相思粒。
风漪弄影,夜长凝望秋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江边思念远方爱人的画面,情感细腻动人。
上片(前八句)像一组电影镜头:开篇用"飘飘风袂"特写女子的衣袂飘飘,接着拉远镜头展现她像惊鸿般在水边徘徊的身影。"徙倚香皋"两句写她徘徊等待、怅望远方的情态。后三句用"楚岫"(楚地山峦)、"湘波"(湘江之水)这些湖南典型景物,比喻女子蹙眉的美态连山水都嫉妒。最后两句写她把满腹愁思都化作笔下的词章。
下片(后八句)转入更深的情感描写:江面突然起风,摇橹声里小船转入青山。重点刻画女子被露水打湿的红裙,暗示她内心的痛苦。"最苦莲心"三句最精彩,把莲心比作被纤手剥开的相思之苦,这个比喻既新鲜又贴切。结尾写她在漫漫长夜凝望水中月影,把思念推向高潮。
全词妙在三点:1)用"莲心"这个具体意象比喻抽象的相思,生动可感;2)通过"红裙湿露"、"夜望月影"等细节传递深情;3)将湖南的山水(楚岫、湘波)与人物情感自然融合,既有地方特色又具普遍情感。就像用湖南的山水画布,描绘出天下有情人共通的相思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