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准备离开淮南、前往京城时,给当地一位官员朋友的临别赠言。全诗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官场中知识分子的矛盾心理。
前两句"半似无名位,门当静处开"像是自嘲:我这种没什么名分的小官,家门总是冷清地开着。这里透露出作者对自己地位的不满,也暗示他不愿趋炎附势的性格。
三四句"人心皆向德,物色不供才"很有意思:表面上说大家都崇尚德行,实际上却在抱怨——当权者嘴上说重品德,实际选拔人才时却不看真才实学。这种讽刺在今天职场中依然能引起共鸣。
五六句突然转折:正喝着酒享受春光,突然接到军事任务("军谋意外来"),这种突如其来的工作调动,打乱了生活节奏。最后两句更点明矛盾:虽然升官进京是荣耀,但又担心朝廷催得太急。这种"既想进步又怕束缚"的心态,特别真实。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喝酒、春景这些日常画面,自然带出官场中知识分子的普遍困境:既要追求仕途发展,又想保持自我;既不满现状,又对新机遇心存顾虑。这种纠结至今仍能引发职场人的共鸣,诗中那种含蓄的抱怨和幽默的自嘲,让严肃的仕途话题变得亲切可感。
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