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董铢求诗赋古风二章示之 其二》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深度的诗。这首诗主要探讨了学问和知识的传承与理解。
首先,诗的前两句“学海失渊源,词林少根柢”,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学问失传、知识没有深厚根基的担忧。在这里,“学海”和“词林”都是对学问和知识的象征,“失渊源”和“少根柢”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知识缺乏传承和根基的担忧。
接着,诗人提到了苏轼和程颐,这两位北宋的学者被誉为“百世师”,他们的遗书遍布天下,影响深远。“遗书亦言尔,道岂言能传”,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学者的敬仰,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观点:尽管他们的书籍和教诲可以言传,但真正的学问和道理却不仅仅是可以言传的。
然后,诗人强调,“言外有妙处”,即除了书面文字和口头语言之外,还有许多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妙处,这些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理解。“万理常森然”,则是说这些道理和规律是始终存在的,我们必须去探索和发现它们。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传承和理解的深度思考。他认为真正的知识和学问不仅仅是可以言传的,还有许多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妙处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理解。同时,他也强调了学问的根基和传承的重要性,表达了对知识缺乏根基的担忧。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深度,让人读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