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清朝慢 辛丑长安元夕同王雪子金绘卣集汪西亭水部寓斋赋
扫雪灯楼,障风酒幕,千门春散京华。
閒情似梦,小欢深醉销佗。
莫趁走桥人去,故园伴侣在天涯。
当杯有,一般好月,烛影初斜。
箫鼓隔墙未厌,况水曹诗俊,淡墨栖鸦。
疏香共忆,窗外应少梅花。
从此满城斗草,细娘催上卓金车。
心期远,莺边古寺,雁外晴沙。
閒情似梦,小欢深醉销佗。
莫趁走桥人去,故园伴侣在天涯。
当杯有,一般好月,烛影初斜。
箫鼓隔墙未厌,况水曹诗俊,淡墨栖鸦。
疏香共忆,窗外应少梅花。
从此满城斗草,细娘催上卓金车。
心期远,莺边古寺,雁外晴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热闹与孤独交织的复杂心境,语言优美,情感细腻。
上片(前半部分)以节日景象开篇:“扫雪灯楼,障风酒幕”写人们清扫积雪、张灯结彩准备过节,京城处处洋溢着春意。但紧接着“闲情似梦”笔锋一转,透露出主人公在热闹中的孤独——虽然眼前有美酒佳肴,但故乡的亲友远在天涯,这种“小欢”更像是一种自我麻醉。“走桥”是元宵节女子结伴过桥祈福的习俗,主人公却说“莫趁”(别去凑热闹),更凸显了他的寂寞。最后以月光烛影作结,营造出清冷氛围。
下片(后半部分)先写周围的热闹:隔壁的箫鼓声、文人雅士的诗词唱和(“水曹诗俊”指做官的朋友,“淡墨栖鸦”形容他们题诗作画)。但主人公的心思却飘向远方——他想起故乡窗外的梅花(“疏香”),暗示对家乡的思念。接着镜头又拉回现实:城里姑娘们开始玩斗草游戏(古代女子春日游戏),忙着登上华美马车出游。而主人公的思绪早已飞得更远,用“莺边古寺,雁外晴沙”这样开阔的意象,表达对超脱尘世、自由宁静的向往。
全词最动人之处在于对比:一边是火树银花的节日盛景,一边是游子“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怅惘;一边是世俗的欢闹,一边是心灵对远方的眺望。这种热闹与孤独、现实与理想的碰撞,通过“月光”“梅花”“古寺”等意象自然流露,让今天的读者依然能感受到古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永恒情感。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