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今夜

今夜仍无梦。冷红蕤、枕函如水,但和愁共。绡帐一层,张薄雾灯影,丝丝迸缝。

觉帐外、玉炉烟重。安得蘅芜香在手,便浓烧、心字成何用。

银鸭睡,绣衾拥。

迢迢挨过清宵永。数铜壶、不多几刻,寺钟应动。帘外五更风渐紧,想是酿寒催冻。

早一阵、雨声相送。不恨梧桐先作响,恨梧桐原是侬亲种。

心上事,酒俱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失眠者深夜独处的细腻感受,通篇弥漫着孤独与愁绪。

上片从"无梦"写起,枕头冰凉如水面,红绸帐子薄得像雾,连灯光都能从缝隙透进来。这些细节生动表现了夜晚的寂静清冷。主人想点香安神,却发现连香炉都睡着了,只能裹紧绣花被窝发呆——这种"想做什么都徒劳"的状态,很多人失眠时都深有体会。

下片用"挨"字精准刻画出熬时间的痛苦。听着更漏、寺钟、风雨声交替,时间被切割成碎片。最妙的是结尾对梧桐树的埋怨:明明是自己亲手种的树,落叶声却加重了愁绪。这种"自己给自己添堵"的矛盾心理,把无处发泄的苦闷写得格外真实。

全词像一组电影特写镜头:帐子缝隙的光、睡着的香炉、雨打梧桐...用日常物品传递出汹涌心事。最后"心上事,酒俱涌"六个字,把前面所有压抑的情绪突然释放,就像深夜独饮时突然涌上心头的酸楚,让读者瞬间共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