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永泰显上人个中庵

葛藤遍诸方,悟老能几个。
谁知个中庵,炉火但趺坐。
斋钵幸不空。法轮常自磨。
饥餐困来眠,工夫没量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显上人)在"个中庵"中的简朴生活,展现了禅宗修行的核心精神。

前两句用"葛藤"比喻世俗的纠缠,指出真正能悟透人生的人很少。接着笔锋一转,介绍显上人的小庵堂——这里没有复杂仪式,只有静坐修行的炉火,暗示真正的修行不在形式。

中间四句用生活细节展现修行真谛:化缘的钵里有食物就满足,像法轮一样持续精进;饿了就吃、困了就睡,这种看似平常的生活反而蕴含着大智慧。最后"工夫没量大"点明主旨——真正的修行功夫就藏在这些日常起居中,看似简单却包含无限深意。

全诗用朴素语言打破人们对修行的刻板印象,告诉我们:真理不在远方,就在当下的简单生活中;最高深的修行,就是保持平常心做好每件小事。这种"生活即修行"的理念,对现代人如何面对繁忙生活也有启发意义。

滕岑

滕岑(一一三七~一二二四),字元秀,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滕岑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