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南京秦淮河畔热闹繁华的春日景象,充满生活气息和诗意情怀。
前四句像一组动态镜头:白天绿柳与红衣女子相映成趣,夜晚月光下歌舞不停,河面游船灯火通明,灯光甚至能照进岸边窗户。这里用"日正长"暗示春日慵懒时光,"影双双"暗含浪漫情调,而"歌管无夜"则凸显了秦淮河夜生活的热闹。
后四句笔锋转向更私人的感受:诗人由眼前景联想到家乡的山洞("家里小山"),又注意到渡口落花飘进酒缸的细节,最后以潮水涨落比喻诗兴勃发,将满腔诗情比作汇入长江的浪花。这种从大场景到小细节的转换,再到情感升华的写法,让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充满流动的韵律美。
全诗最妙处在最后两句,把写诗比作潮水自然涌动,诗情最终融入浩荡长江,既写出创作灵感来的自然畅快,又暗含个人情感与壮阔山河的共鸣。
袁树
(1730—?)浙江钱塘人,字豆村,号香亭。袁枚从弟。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官肇庆知府。工诗画,精鉴别。有《红豆村人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