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逢张惟贞秀才

洞隐红霞外,房开碧嶂根。昔年同炼句,几夜共听猿。
考古书千卷,忘忧酒一樽。如今归建业,雅道喜重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张惟贞在清溪附近相遇的情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情谊,表达了对友情和学问的珍视。

首句“洞隐红霞外”,这里描述了一个隐秘的地方,就像是红霞背后的洞穴,隐喻着一个远离尘嚣、静谧美好的地方,给人以向往之感。

“房开碧嶂根”,接着是诗人的居所,位于翠绿山峰的深处,这样的环境不仅美丽,也显示出诗人的高洁与宁静。

“昔年同炼句”,回忆起以前一起练习写作的情景,说明两人有过深厚的情谊。诗歌和写作是心灵的交流,而一起练习则加深了彼此的理解和默契。

“几夜共听猿”,这句写出了他们在一起度过的美好夜晚,常常一起聆听山间的猿声,享受自然的宁静,这样的经历充满了温馨和诗意。

“考古书千卷”,这里表达了朋友之间共同的爱好和追求,即研究历史、饱读诗书,通过学习增加了知识,提升了文化素养。

“忘忧酒一樽”,喝酒是古代文人抒发情感、排解忧愁的方式,他们共同举杯,在酒中寻找快乐,忘却烦恼。

“如今归建业,雅道喜重论”,最后两句说明两人分别后再次相遇,都渴望继续探讨学问和艺术,这表明他们的友谊深厚,对文化有着共同的追求和热爱。

整首诗以自然美景作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学问的共同追求,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友情和文化的美好。

李中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