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青青水中蒲(pú),叶短不出水。
水中生长着青青的菖蒲,叶子很短小不得伸出水。
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
妇人常年难走出堂屋外,远行的人离我有千万里。
行子:出行的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水中生长着青青的菖蒲,叶子很短小不得伸出水。
妇人常年难走出堂屋外,远行的人离我有千万里。
注释
行子:出行的人。
创作背景
这三首乐府诗是具有同一主题的组诗——思妇之歌,是韩愈青年时代的作品,写于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是为寄其妻卢氏而作。清人陈沆《诗比兴笺》说是“寄内而代为内人怀己之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简单的画面和对比,道出了古代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
前两句写水中的蒲草(一种水生植物),叶子短短的不伸出水面。这里用蒲草被困在水中的样子,暗示后文女子被困在家中的处境。
后两句直接点出主题:女子不能离开家门,而她的丈夫却远在万里之外。这里用"不下堂"和"行子万里"形成强烈对比,突显夫妻分离的痛苦。
全诗妙在: 1. 用常见的蒲草作比喻,让读者容易联想 2. 短短20个字,既有景物描写又有人物情感 3. 通过空间对比(家中vs万里),把思念之情写得含蓄又深刻
这种写法的精妙之处在于:不直接说"我想你",而是用两个动不了的画面(蒲草不出水、妇人不下堂)和一个能动的画面(丈夫在远方),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种被困住的思念。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