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出使边塞的场景,充满秋日的苍凉和离别的愁绪。
前四句写送别时的环境:在鲁地郊外送别友人,登上高坡远望。秋日黄昏,原野萧瑟,黄云低垂,落日余晖映照千里荒原。这些景物烘托出离别的沉重氛围。
后四句写送别时的心情:举起酒杯却难消心中遗憾,谈起边关事务又觉谋划不足。望着友人远去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远方,只留下飘扬的旌旗。这里既有对友人的不舍,也暗含对边关安危的忧虑。
全诗通过"黄云""落日""旌旗"等意象,将个人离愁与家国情怀自然融合,语言朴实却情感深沉。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前路艰难却仍要前行的壮士情怀,以及送行者目送背影时复杂的心绪。
贾至
贾至(718—772)字幼隣,唐代洛阳人,贾曾之子。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卒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年五十五岁。擢明经第,为军父尉。安禄山乱,从唐玄宗幸蜀,知制诰,历中书舍人。时肃宗即位于灵武,玄宗令至作传位册文。至德中,将军王去荣坐事当诛,肃宗惜去荣材,诏贷死。至切谏,谓坏法当诛。广德初,为礼部侍郎,封信都县伯。后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卒,谥文。至著有文集三十卷, 《唐才子传》有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