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上京刘朝真索

四大容仪,三田灵秀,炼成九转丹砂。
虚无自在,以道作生涯。
净土祥光瑞彩,玲珑贯、天外烟霞。
冲和处,乌飞兔走,同运紫河车。
真仙开妙趣,菩提佛果,一理无差。
指玉清境界,此际何赊。
伫听金书紫诏,人间事、元没交加。
当归去,庆霄高会,风景向谁夸。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修道者追求超脱世俗、达到神仙境界的理想画面,充满了道教和佛教融合的玄妙色彩。

上半部分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修炼过程:人的身体(四大容仪)和内在精气(三田灵秀)经过反复锤炼,最终炼成珍贵的仙丹(九转丹砂)。修道者追求的是超然物外(虚无自在)的生活方式,把"道"作为人生追求。接着用"净土祥光""天外烟霞"等绚丽意象,展现了一个祥云缭绕、霞光万丈的仙境。最后用"乌飞兔走"(指日月运行)和"紫河车"(道教修炼术语)暗示时间的流转与修炼的进程。

下半部分转向对仙境的向往。作者认为修道成仙(真仙)和佛教觉悟(菩提佛果)本质相通(一理无差)。他遥想天宫(玉清境界)的美妙,期待接到天庭的诏书(金书紫诏),表示对人世间的琐事已毫无兴趣。结尾处,作者想象自己终将回归天界,参加神仙们的盛大聚会(庆霄高会),到那时,眼前的美景该向谁夸耀呢?这个反问既表达了得道后的孤独,也暗含对世俗之人的惋惜。

全词最大的魅力在于用绚丽的意象(祥光、烟霞、紫河车等)构建出一个令人神往的仙境,同时展现了修道者超脱尘世的决心。虽然涉及不少宗教术语,但通过日月星辰、祥云彩霞等自然意象的烘托,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飘然欲仙的意境。最后一句"风景向谁夸"尤其耐人寻味,既透露出修道者的孤高,也暗示了得道者与凡俗世界的隔阂。

王处一

(1142—1217)金宁海东牟(今山东乳山)人,道士,字玉阳,号全阳子,一说号华阳子。从王重阳学道,修真于昆崳山烟霞洞。人称“跌脚仙人”。章宗承安中,曾被召见。元世祖时赠玉阳体元广度真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