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首 其二
二祖偿宿债,万法绝对待。一心无挂碍,浮山有九带。
十方虚空圆陀陀,无量法门百杂碎。若言其有,非内非外。
若言其无,无在不在。知与理冥,境与神会。如牛拽磨,似水打碓。
三千里外逢人东倒西■,十字街头遇贱则贵。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禅宗修行的境界,用大白话来分析就是:
第一段说修行要像禅宗二祖慧可那样彻底放下,世间万物本无差别("万法绝对待"),心里不纠结("无挂碍"),就像浮山禅师总结的九种修行境界("九带")。整个宇宙像个圆溜溜的泡泡("圆陀陀"),佛法门路虽多("无量法门")但本质都是零碎表象。
中间用"有"和"无"打比方:说它存在吧,不在里也不在外;说它不存在吧,又无处不在。这就像你盯着一个字看久了突然不认识它了——道理和感知合二为一("知与理冥"),环境和心神融为一体("境与神会")。
后段用生活场景比喻修行状态:像牛拉磨、水冲碓臼那样自然重复。最有趣的是结尾——三千里外见人东倒西歪(可能是说看破表象),十字街头遇到贱人反而显贵(指平常心见佛性)。就像我们突然发现:原来最普通的洗碗扫地就是修行,菜市场大妈可能比学者更懂生活禅。
全诗精髓就是:真理不在远方,就在你系鞋带时的不经意间;所谓修行,不过是把"刻意"变成"自然"的过程。
释思岳
释思岳,号蒙庵。住漳州净众寺,迁鼓山,晚住福州东禅。为南岳下十六世,径山宗杲禅师法嗣。有《东禅蒙庵岳和尚语》一卷,收入《古尊宿语要》卷五。《嘉泰普灯录》卷一八、《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十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