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妇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苧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养蚕妇女的口吻,揭露了古代社会底层劳动者的悲惨命运。

第一句"粉色全无饥色加"用强烈的对比描写:养蚕女脸上没有健康红润的气色,只有因饥饿而憔悴的面容。一个"加"字突出饥饿程度在不断加重。

第二句"岂知人世有荣华"是养蚕女绝望的控诉:她根本不知道人世间还有富贵享乐的生活,因为她从未体验过。这里的"岂知"不是真的不知道,而是表达对命运不公的愤怒。

后两句用反讽手法:"年年道我蚕辛苦"是说人们年年夸赞养蚕工作辛苦,但"底事浑身着苧麻"却质问:既然知道我们辛苦,为什么我们只能穿粗麻衣服?"底事"(为什么)这个质问直指社会的不合理。

全诗通过养蚕女的视角,用朴实直白的语言,揭示了古代劳动者"劳而不获"的社会现实。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质问,它不仅是养蚕女的困惑,更是对剥削制度的强烈抗议。诗人没有直接批判社会,而是让底层人民自己发声,这种写法让诗歌更有力量。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