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其三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芳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女子在春天等待心上人时的微妙心情,像一幕生动的短剧。

开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特别精彩,表面写春风突然吹来,把平静的池水吹出波纹,实际暗指女子平静的心被思念搅乱。就像我们突然想起某个人时,心里会泛起涟漪一样。

接着看她百无聊赖的样子:在花园小路上逗弄鸳鸯(成双成对的鸟儿更反衬她的孤单),手里无意识地揉搓着杏花(这个细节特别真实,就像现代人等人时玩手机或转笔)。她靠在栏杆上看鸭子打架(古代贵族女子的休闲活动),发髻上的玉簪都歪了也懒得整理,整个画面充满慵懒和心不在焉。

最后两句是情绪转折:整天盼啊盼,心上人没来,正失望时突然听见喜鹊叫(古人认为喜鹊叫预示好事)。这里特别妙——就像现代人收到"正在输入中"的微信提示,瞬间从失落变成期待。词到这里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想象:这次喜鹊报的喜准不准呢?他到底会不会来?

全词就像用文字拍的短视频,有风声、水波、鸟叫,有手上的小动作、歪掉的发簪,最后还有突然响起的"消息提示音"。把等人时坐立不安又暗自期待的心情,写得既含蓄又鲜活,千年后读来依然能会心一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