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

千古都门行路。能使离歌声苦。送尽行人,花残春晚,又到君东去。
醉藉落花吹暖絮。多少曲堤芳树。且携手留连,良辰美景,留作相思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送别友人的场景,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上片开头就点出送别的主题。"千古都门行路"说城门送别是自古常见的事,"能使离歌声苦"道出离别的歌声总是充满苦涩。接着用"送尽行人"说明已经送走过很多人,现在春花将尽、春天将过,又轮到你(君)要离我东去了。

下片转入对当下情景的描写。两人醉卧在落花上,暖风吹着柳絮飞舞,堤岸上种满芬芳的树木。面对这样美好的景色,词人劝友人:让我们暂且牵着手多停留一会吧,把这良辰美景永远记在心里,作为日后思念时的慰藉。

全词最动人的地方在于,明明是在写离别,却用大量笔墨描绘春日美景,用"醉藉落花""暖絮""芳树"这些温暖明媚的意象,反衬出离别的伤感。最后"留作相思处"的点睛之笔,把眼前的美好定格成永恒的记忆,让离别也带着诗意。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让离愁别绪显得更加深沉动人。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