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副对联是林则徐为好友梁章钜的妻子郑夫人所写的挽联,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概括了郑夫人的一生美德。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上联"淑德称女师"说郑夫人是女性楷模——她像东汉才女班昭(曾为皇后们讲授经典)一样有学识,又像东汉贤妻孟光"举案齐眉"典故那样恭敬侍奉丈夫。这里用"郑经"双关,既指她姓郑,又暗喻她精通儒家经典;"梁案"既指梁家的餐桌,也暗含夫妻相敬如宾的典故。
下联"令名相夫子"讲她作为贤内助的成就——她帮助丈夫时,恩惠遍及父族、母族、夫族(三党),像东晋谢道韫"咏絮"才女那样,用棉絮救济百姓的善举惠及万家。这里"絮被"既实指施舍棉被,也暗含才女典故。
全联最妙处在于用姓氏做文章:上联嵌"郑"字,下联嵌"梁"字,通过"郑经""梁案"两个双关语,把姓氏、品德、典故完美融合。就像现代人用"马到成功"夸姓马的朋友一样巧妙。这种将姓氏、典故、现实功绩熔于一炉的手法,既庄重又显才情,是传统挽联的精品。
程恩泽
程恩泽(1785~1837)清代学者、官员。字云芬,号春海,安徽徽州歙县人。师从凌廷堪,于金石书画、医算,无不涉及。嘉庆十六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贵州学政、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官至户部侍郎。熟通六艺,善考据,工诗,是近代宋诗运动之提倡者,与阮元并为嘉庆、道光间儒林之首。著有《国策地名考》、《程侍郎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