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被派往云南任职的场景,展现了朝廷对边疆的重视和治理边疆的决心。
前两句写皇帝亲自任命这位官员去云南,意味着西南边疆的紧急军情已经平息("罢羽书"指停止传递军情文书)。接下来用"雒将朱鸢"(云南当地部族)归顺朝廷、"越人黄屋"(可能指南越政权)的对比,突出边疆的安定。
中间两句生动描写了官员赴任的排场:皇帝赏赐了皇家马厩的骏马,路上百姓都要避开他威严的仪仗队。这里通过"飞龙马""赤棒车"等具体物象,展现了朝廷使者的威仪。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皇帝如今特别关注偏远地区,要让最边远的地方都能发展农耕,过上安定生活。全诗通过赴任场景的描写,表达了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和开发边疆的治国理念。
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