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知音难觅的伤感。
前两句"扬州梦觉到如今,洛浦萧条旧锦衾"用两个典故表达往事如梦的感觉。"扬州梦"指曾经繁华享乐的生活,现在醒来发现一切都过去了;"洛浦"是曹植遇见洛神的地方,这里指曾经美好的相遇,如今只剩旧被子冷冷清清。
后两句"流水高山难再过,止缘同调倍伤心"用"高山流水"的典故,说像伯牙子期那样的知音情谊再也找不到了。最让人伤心的不是美景不再,而是曾经心意相通的人已经不在了。
全诗用对比手法,将过去的繁华热闹与现在的冷清孤独相对照,特别突出了失去知音的痛苦。这种对青春逝去、挚友离散的感慨,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所以容易引起共鸣。诗人把这种人生常有的惆怅,用典雅含蓄的典故表达出来,既优美又深沉。
袁中道
(1570—1623)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