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郭宗道祭酒题韩滉移居图
田夫生长田间住,辛苦移家向何处?
老牛带犊驴引驹,妇姑骑过前村去。
牵衣裹儿囊在肩,瓠壶瓦缶悬蒲鞯。
一童鬅鬙随左右,两髯伛偻相后先。
新来茅屋徒四壁,东邻西邻不相识。
种田未了主家租,又恐官司著差役。
唐朝宰相韩晋公,念尔流离多困穷。
当时落笔岂无意,正欲廊庙知民风。
愿得转徙安居室,周公亦曾作无逸。
老牛带犊驴引驹,妇姑骑过前村去。
牵衣裹儿囊在肩,瓠壶瓦缶悬蒲鞯。
一童鬅鬙随左右,两髯伛偻相后先。
新来茅屋徒四壁,东邻西邻不相识。
种田未了主家租,又恐官司著差役。
唐朝宰相韩晋公,念尔流离多困穷。
当时落笔岂无意,正欲廊庙知民风。
愿得转徙安居室,周公亦曾作无逸。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民搬家逃难的画面,背后藏着深刻的社会批判。
开头用白描手法画出一家老小搬家的场景:老牛带着小牛,毛驴驮着小驴,婆婆和媳妇骑着牲口赶路。男人用衣服裹着孩子,肩上扛着行李,葫芦水壶和陶罐挂在驴鞍上。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孩子跟着走,两个驼背老人互相搀扶。这些细节像镜头一样,让我们看到农民逃荒时的狼狈。
新搬到的茅屋空荡荡,邻居都是陌生人。这里点明他们搬家的原因:既要交地主的租子,又怕官府派劳役,活不下去只能逃亡。诗人突然笔锋一转,提到唐朝宰相韩滉画这幅《移居图》的用意——他是想让朝廷看到百姓的苦难。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愿望:希望流民能安居乐业,就像周公写《无逸》告诫统治者要体恤民情一样。全诗通过搬家细节的刻画,揭露了封建剥削的残酷,表达了知识分子对民生疾苦的关切。画中的牛驴行人不是田园牧歌,而是血泪控诉。
贡师泰
(1298—1362)元宁国府宣城人,字泰甫,号玩斋。贡奎子。国子生。泰定帝泰定四年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累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有疑狱,悉为详谳而剖决之,治行为诸郡最。惠宗至正十四年,为吏部侍郎。时江淮兵起,京师缺粮。师泰至浙西籴粮百万石给京师。迁兵部侍郎。旋为平江路总管。十五年,张士诚破平江,师泰逃匿海滨。士诚降元,出任两浙都转运盐使。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道卒。工诗文。有《玩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