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洛阳城的热闹景象和一对恋人眉目传情的动人瞬间。
前四句写洛阳大道的繁华:春天尘土飞扬的驰道上,皇家园林濯龙园远看像笼罩在薄雾中,河桥上人马喧闹声如雷鸣。诗人用"雾"形容园林的朦胧美,用"雷"比喻车马喧嚣,生动展现了都市的活力。
后四句转向一个温情场景:听到玉佩声知道骏马在踏步,靠近车幔看见屋檐移动(暗示女子从车中探头)。最妙的是结尾两句——两人相视却不能说话,所有深情都通过眼神传递。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描写,把恋人间的默契表现得极为传神。
全诗就像一部微型电影,先给个繁华都市的全景镜头,然后聚焦到一对恋人含情脉脉的特写。既展现了盛唐洛阳的生机勃勃,又捕捉到了人类情感中最动人的瞬间。
徐陵
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徐摛之子。南朝梁陈间的诗人,文学家。早年即以诗文闻名。八岁能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与宋朝郭茂倩并称“乐府双壁。”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至德元年去世,时年七十七,赠镇右将军、特进,其侍中、左光禄、鼓吹、侯如故,谥曰章。 有四子:徐俭,徐份,徐仪,徐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