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场华丽又欢乐的宴会场景,用生动的画面和声音带我们感受古人的聚会氛围。
上片(前四句)像电影开场镜头: 1. 先给特写:紫微花枝上挂满晶莹露珠("露华浓"),暗示这是清晨,同时用露水反衬宴会的热闹。 2. 镜头拉远:秋风吹起,带出季节感,风吹动了帘子。 3. 声音登场:从帘子后飘出轻柔的音乐声("管弦声细"),像现在宴会厅里传出的背景音乐。 4. 全景展示:象牙装饰的豪华宴席("象筵")亮相,点明这是高档聚会。
下片(后四句)进入宴会高潮: 1. 美酒环节:侍者倒酒,酒像仙露般珍贵("云液"是古代对美酒的夸张说法)。 2. 表演时间:山歌嘹亮得能在房梁上绕圈("绕梁虹"用彩虹比喻歌声的穿透力),就像现在KTV里的嗨歌。 3. 点明主题:这是难得的欢乐聚会("佳会"),大家都很珍惜这次相聚。 4. 结尾定格:所有人尽情喝酒,享受当下,不急着散场("从容"体现放松状态)。
全词亮点: - 用"露珠vs热闹"的对比制造画面冲击 - 通过"风声→乐声→歌声"的递进让人仿佛听到宴会声响 - 最后两句像现代人说的"今天不醉不归",传递出纯粹的快乐
本质上是在说:不管什么时代,朋友相聚、喝酒唱歌的快乐都是相通的。作者用艺术手法把普通聚会写得既仙气飘飘(紫微、仙酒)又接地气(山歌、欢醉),让人读着就能跟着开心起来。
张抡
[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才甫,自号莲社居士,开封(今属河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好填词,每应制进一词,宫中即付之丝竹。尝于乾道三年,(公元一一六七年)高宗莅聚景园,抡进柳梢青词;淳熙六年(公元一一七九)三月,高宗再莅聚景园,抡进壶中天慢词;九月,孝宗幸绛华宫,抡进临江仙词:均赐赉极渥。抡所著有《莲社词》一卷,存词100余首。《文献通考》及绍兴内府古器评二卷,《四库总目》并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