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徐州弟诗

载披经籍,言括典坟。
郁哉元气,焕矣天文。
二仪肇建,清浊初分。
粤生品物,乃有人伦。
人伦惟何,五常为性。
因以泥黑,犹麻违正。
违仁则勃,弘道斯盛。
友于兄弟,是亦为政。
伊予与尔,共气分躯。
顾昔髫发,追惟绮襦。
绸缪紫掖,兴寝每俱。
朝游青琐,夕步彤庐。
惟皇建国,疏爵树亲。
既固盘石,亦济蒸人。
亦有行迈,去此洛滨。
自兹厥后,分折已频。
济河之隔,载离寒暑。
甫旋皇邑,遽临荆楚。
分手澄江,中心多绪。
形反桂宫,情留兰渚。
有命自天,亦徂梦菀。
欣此同席,欢焉忘饭。
九派仍临,三江未反。
滔滔不归,悠悠斯远。
长赢届节,令弟旋兹。
载睹玉质,我心则夷。
逍遥玉户,携手丹墀。
方符昔语,信矣怡怡。
宴居昼室,靖眺铜池。
三坟既览,四始兼摛。
嘉肴玉俎,旨酒金卮。
阴阴色晚,白日西移。
西移已夕,华烛云景。
屑屑风生,昭昭月影。
高宇既清,虚堂复静。
义府载陈,玄言斯逞。
纶言遄降,伊尔用行。
有行安适,义乃维城。
载脂朱毂,亦抗翠旌。
惄如朝饥,独钟予情。
远于将之,爰适上菀。
霭霭云浮,暧暧景晚。
予叹未期,尔悲将远。
日夕解袂,鸣笳言反。
言反甲馆,雨面莫收。
予若西岳,尔譬东流。
兴言思此,心焉如浮。
玉颜虽阻,金相嗣丘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南朝梁代萧统写给弟弟的亲情之作,用朴素真挚的语言表达了兄弟分离的思念和对团聚的期盼。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乃有人伦")用宇宙起源比喻血缘关系。就像混沌初开时清气浊气分离形成万物,父母给予的生命让兄弟成为至亲。这里用"元气""二仪"等宏大意象,将亲情上升到自然规律的高度。

第二部分("人伦惟何"到"分折已频")回忆童年相伴的温暖。兄弟俩从小一起读书、起居、在宫廷当差,"紫掖""青琐"这些宫廷场景的描写,暗示着他们贵族子弟的身份。但成年后因职责所在不得不分离,就像树枝分杈般无奈。

第三部分("济河之隔"到"信矣怡怡")倾诉分离之苦。用"桂宫"与"兰渚"的意象对比,写自己身在都城心却留在弟弟所在的江南。当终于重逢时,连吃饭都忘了只顾着说话,这种细节描写特别真实动人。

第四部分("宴居昼室"到结尾)写再次分别的不舍。宴席上读书饮酒的温馨,反衬出离别时"雨面莫收"(泪如雨下)的悲伤。最后用"西岳"与"东流"的比喻,说自己是静止的山岳,弟弟是奔流的河水,形象写出牵挂之情。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比喻亲情,使感情显得厚重 2. 充满生活细节:一起读书、同桌吃饭、泪流满面,这些场景让人感同身受 3. 语言既有"玉俎""金卮"的典雅,也有"忘饭""雨面"的直白,雅俗交融 4. 通过三次聚散(幼年相伴-首次分离-短暂重逢-再次离别)的叙事,展现亲情历久弥坚

就像现代人拍家庭录像一样,诗人用文字记录下兄弟间的点点滴滴,让千年前的亲情穿越时空依然鲜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