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洞庭

白沙隐隐见金鳌,殿阁凭虚结构牢。
天水浑融浮太极,神人幽显隔秋毫。
龙堂深閟灵栖冷,象纬低垂客枕高。
欲作庙堂迎送曲,杜红蘅碧尽离骚。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首联"白沙隐隐见金鳌,殿阁凭虚结构牢"写的是洞庭湖边的景色:远处若隐若现的白色沙滩上,仿佛能看到金色的神龟;湖边的楼阁看似悬空而建,却又显得十分稳固。这里用神话中的金鳌和虚幻的殿阁,营造出一种似真似幻的意境。

颔联"天水浑融浮太极,神人幽显隔秋毫"描写湖天相接的壮观景象:湖水与天空融为一体,就像太极图一样浑然天成;神灵与凡人看似只隔着一根头发丝的距离,实则遥不可及。这表达了自然界的宏大与神秘。

颈联"龙堂深閟灵栖冷,象纬低垂客枕高"转向写夜晚的洞庭:龙宫般的殿堂幽深寂静,星辰低垂仿佛触手可及,而旅人却只能独自枕着高高的枕头。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

尾联"欲作庙堂迎送曲,杜红蘅碧尽离骚"是诗人的感慨:想为这美景写一首迎送曲,却发现眼前盛开的杜若、红蘅等香草,都带着离骚般的忧愁。这里用屈原《离骚》的典故,暗示诗人内心的忧思。

全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将洞庭湖的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个人情感融为一体,既展现了洞庭的壮美,又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敬畏与孤独,最后以忧思作结,余韵悠长。诗中"太极"、"离骚"等意象的运用,更增添了作品的文化深度。

欧阳玄

元代史学家、文学家。延祐年间(1314年—1320年),欧阳玄任芜湖县尹三年,不畏权贵,清理积案,严正执法,注重发展农业,深得百姓拥戴,有“教化大行,飞蝗不入境”之誉。在任内,对芜湖名胜古迹,多加保护修葺,据传“芜湖八景”,是其在任时所形成。对每景都题有七律一首(见康熙《太平府志》和《芜湖县志》),常游“荆山寒壁”,因与家乡荆州的荆山同名,所以其有“三年楚客江东寓,每见荆山忆故乡”之句。离任时,对芜湖依念绵绵。后人将荆山之水取名“欧阳湖”,简称“欧湖”,以志纪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