廌青山人壑舟书屋初成载酒落之
新构米家船,烟云欣有托。栖迟殊大厦,我来先燕雀。
低槛避骄阳,疏棂映丛薄。江湖既已远,波浪何由作。
畦蔬杂涧蘋,尊前花自落。鸟声桔槔声,过耳两不恶。
灌园有于陵,看山近南郭。僮仆狎荆榛,妇女甘藜藿。
手把一卷书,偃仰无愧怍。沈沈渊底珠,矫矫天边鹤。
盘阴有辋川,丹青遍京洛。绿萝翳松篁,嚣尘阻岩崿。
此屋潞河隈,谁识非藏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新建书屋后的闲适生活,充满了自然意趣和淡泊情怀。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书屋的意境 诗人把书屋比作"米家船"(宋代画家米芾的船形书房),说明这是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小天地。书屋设计朴素实用——低矮的门槛遮阳,稀疏的窗棂透出绿意,与自然融为一体。
2. 远离尘嚣的满足 "江湖已远"表明他主动远离名利场,在这里听不到人世纷争("波浪")。日常就是种种菜、赏赏花,听着鸟鸣和汲水声("桔槔声"),过简单却惬意的田园生活。
3. 清贫中的坚守 诗中提到全家甘于清贫:孩子不怕荆棘,妻子不嫌粗茶淡饭。诗人自己则醉心读书,像"渊底珠"般沉静治学,又如"天边鹤"保持精神高洁,这种生活让他内心踏实("无愧怍")。
4. 隐逸的深意 结尾用两个典故:王维的辋川别墅("盘阴有辋川")和庄子"藏舟于壑"的寓言,暗示这小书屋看似普通,实则是他安顿心灵的秘境。虽然靠近城市("近南郭"),却隔绝了尘嚣。
全诗通过日常细节的铺陈,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简朴环境中获得的精神自由。诗人不直接说教,而是让我们看到:真正的安宁不在于居所大小,而在于内心能否像他那样,在浇菜、读书时找到生命的满足感。
塞尔赫
(1677—1747)宗室,字慄庵,号晓亭,自号北阡季子。康熙三十七年封奉国将军,官至总督仓场侍郎。爱诗,遇能诗人,虽樵夫牧竖,必屈己下之。所作气格清旷。有《晓亭诗钞》。